“幼师生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 2011年09月22日 00:00
  • 点击:[]

一、课题表述:幼师生礼仪教育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1、理论背景

中国是礼仪之邦,从周朝时期便制定有做人的规范。《尚书》中详细记载了许多人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史记》)。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文明礼貌发展史。直到今天,我国人民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等优良传统仍为世界各国所称道。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崇礼重德的优良传统却没有很好地发扬光大。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公民道德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此时,礼仪教育受到了更多人给予的更多关注,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对学生还要注意进行伦理道德以及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使我们的礼仪教育有了明确的指针、目标和内容。

按照国家加强和改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结合师范生今后做老师,必须时时处处为学生做榜样的职业要求,要求幼师生入校起就规范自己行为,培养文明行为,做到诚信有礼、尊重他人

2、现实背景:

学校礼仪教育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幼师生的礼仪道德建设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不少学校也在抓礼仪道德教育,但仅停留在宣传、号召上,空洞的条文说教较多。学校在礼仪教育上欠缺切实可行的系统的教育内容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幼师生的道德水平距离高尚师德的示范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所以用礼仪教育作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幼师生的道德水平,在幼师生德育中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1.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礼仪习惯的人首先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礼仪能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校园礼仪的研究,能使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友善,使校园的文明氛围更浓,树立起学校的良好形象。

2.理论意义:通过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探究出一系列结合学校实际工作的新的校园礼仪教育的实践方法,进一步弘扬古今礼仪美德”,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四、国内外同类研究综述

1、孔子: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说: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说就变成你的天性了。以致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面都是在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幼师生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最佳时期,幼师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使他受益终生。荀子又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以上充分强调了在学生中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是最佳时期。

2、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也曾说过:礼仪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为今后的人生积累下一笔无形的财富。

3、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在他的专著中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强调了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4、据有关资料显示,各国对学生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礼仪教育。如日本设立道德时间课友爱课;美国推行公民教育;韩国《道德》科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主要性。

五、课题的界定

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认真学习、讨论、研究,认为本课题的界定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2、校园礼仪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结合我们自身的理解应包括仪表、仪容礼仪,交往礼仪,学习礼仪,活动礼仪,就餐礼仪,集队集会礼仪等方面。

3、礼仪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的教育过程。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1、幼师生在校礼仪行为的巨大改变。幼师生的改变体现在校园里的各个方面,通过校园礼仪教育并反馈到家里、社会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一个道德高尚、礼仪文明、有责任心的人。

2、探索出适合开展幼师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建立幼师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形成学校礼仪教育特色,优化校园育人环境。

3、形成一套操作性、针对性强的幼师生礼仪教育方案,编写一本《幼师生礼仪规范》的校本教材,提升全体组员的理论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幼师生礼仪教育具体内容(包括仪表、仪容、仪态,各种交往礼仪)。

2、幼师生礼仪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探寻幼师生礼仪的评价体系。

八、课题研究将使用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

通过对我校幼师生的礼仪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校幼师生的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文明礼仪的现有状态,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2、行动研究法

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礼仪教育的有效策略,寻找提高幼师生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现代文明意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3、经验总结法

利用在实验研究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析概括教育现象,选择有代表性的总结对象,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4、个案研究法

我们通过研究,得出在礼仪教育中规律性的结论,并使之有推广价值。

九、实验对象

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全体学生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19—201112月)

研究内容:

1、组建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任务分工;

2、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校园礼仪现状调查;

3、主研人员理论学习,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对课题进行充分论证,形成研究方案。

预期成果:

1、常州幼儿师范学校学生校园礼仪现状调查报告;

2、主研人员理论学习笔记;

3、编制出课题组内部学习资料;

4、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探索实施阶段(20121——2012年6月)

研究内容:

1、形成师范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2、全面开展课题研究,进行具体实验,进行个案跟踪与访谈;

3、在研究方案的基础形成实施方案;

4、初步探索出师范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作好资料的收集、数据的记录等工作;

6、初步探寻出师范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的评价。

预期成果:

1、幼师生校园礼仪养成教育具体内容;

2、个案记载;

3、实施方案(实验稿);

4、校园礼仪教育的评价内容;

5、幼师生校园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6、学习、培训笔记。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7月——2013年12月)

研究内容:

1、对全校教师进行宣传、学习培训工作;

2、验证《幼师生校园礼仪教育的研究》的科学性、可行性;

3、作好资料的收集、数据的记录等工作。

预期成果:

1、个案跟踪记载;

2、《幼师生校园礼仪教育的研究》;

3、学习、培训笔记。

4、教师论文集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1月——2014年6月)

研究内容:

1、撰写研究报告;

2、撰写工作报告;


3
、实施方案

预期成果:

1、课题研究方案;

2、课题实施方案;

3、研究报告;

4、工作报告。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经验论文集

2、幼师生校园礼仪手册;

3、建立幼师生校园礼仪教育的评价;

4、课题研究方案、实施方案以及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5、个案分析;

6、幼师生校园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十二、课题研究保证措施

1、组织保证:

本课题由王坚定工作室集体承担,由王坚定老师任组长,由庄东芳等几位礼仪老师担任主研人员。这些老师都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业务素质和礼仪教育的理论素养,并具有丰富的德育工作经验,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具备了搞好课题研究的各项条件。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性别

年龄

王坚定

45

本科

副主任

中学高级

庄东芳

40

本科

专业组长

中学高级

副组长

24

本科

初级

杨丽萍

37

本科

高级讲师

陆文

38

硕士

中学高级

2、制度保证:

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汇报学习、研究情况;讨论研究终遇到的疑难问题;互相交流思想、信息和动态;安排、布置工作。

每阶段落实研究实施计划和内容,定期总结,作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保障课题研究实验的顺利进行。

3、经费保证:

本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由学校拨付,并将研究情况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实行奖惩。

2011年9月22




上一条:工作室组织情况
下一条:校园服饰礼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