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场景布光》课堂教学案例

  • 2011年09月29日 00:00
  • 点击:[]

2009年常州市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 作者:王晓刚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室内家装效果图课程中的VRAY环境下场景的布光。

教学目标:掌握室内场景布光的顺序和布光原则,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掌握各种灯光强度和颜色的设置。

研究问题:在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如何及时、准确、全面地把握学生学习的状况。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是电脑美术专业的二年级学生,有较强的网络操作能力和打字能力。

解决方法:通过网络交流平台,学生实时地将自主探究结果和遇到的疑问公布在网络交流平台上,教师及时、准确、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网络讨论平台课前准备。在讨论平台上设置三个主题讨论区,分别为阳光和天空光设置、装饰灯光设置、辅光设置。学生都以实名登录到讨论区,这样,学生的留言就会显示学生的姓名。对学生上传的文件设置统计功能。

教学呈现:

前面我们学习了室内场景的布光顺序和布光原则,接下来我们通过自主探究每5人一组共6组完成6个真实场景的布光练习。

操作步骤一:明确探究学习过程和要求。

本次探究学习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为阳光和天空光设置阶段,第二为装饰灯光设置阶段,第三为辅光设置阶段。以自我探索为主,在布光过程中有问题可以将问题发在网上或问老师或与小组成员交流。在每个布光阶段完成后,请学生将效果图和灯光强度值和颜色值一起发在网上。通过网络讨论平台大家互相帮助,我们将解决别人疑问最多的同学评为自主探究学习之星。在解答别人的问题时可以直接到同学的电脑上进行指导。

操作步骤二:探究阳光和天空光设置阶段。

二分钟未到,就有一个同学在网上留言说太阳光设置后没有光线,我看到后刚要去指导他,有一位同学已经在他的电脑上帮他解决问题了。没过多久,又有好几个同学提出同样的问题,这时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共性的问题,当即我使用出现问题学生的场景进行广播教学,让刚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进行操作,原因是没有打开太阳光的VRAY阴影参数,导致渲染结果不正确。我及时总结,在VRAY环境下的灯光除了VRAY灯光不要设置VRAY阴影外,其余的灯光都要设置VRAY阴影。没过多久,好多同学就在网上表扬了那位同学,我想没有比这个表扬更能让他感到自豪了。

四分钟左右,有25位同学上传了第一阶段图片和灯光强度参数,有一部分同学在讨论第二阶段的问题。这时,我通过广播教学,对比网络平台中的学生图片、阳光和天空光参数,总结第一阶段中的注意点。

通过网络平台,很容易地找出没有完成的学生,转播他的屏幕,共同找出了问题,原来是没有将渲染灯光的开关打开。鼓励该同学在网路平台上留言。我再对另外的没有完成的同学进行单独指导,其余同学开始下一步的探究学习。

操作步骤三:装饰灯光的设置阶段。

此时,有部分同学已经开始第二阶段的自主探究,这些同学将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帮助同学解决各种问题。我此时密切关注网络讨论平台上的留言,观察有没有同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果然,做的最快的同学在网络上留言:灯带的设置加上了颜色,但没有效果。我立即进行了回复:灯光强度过大时它本身的颜色将会被强白光覆盖。没过多久,我们的这个主题成为了点击数最多的话题。说明,很多同学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当自己尝试着不能解决时,都来网络讨论版来寻找答案。在这期间,有好几个同学离位去帮助同学。在讨论平台上还有点名请某某同学指导的。

本阶段探究大概过了六分钟,当有24位同学上传了本阶段的图片时,我暂停了本阶段的探究学习,通过广播教学,对比网络平台中的学生图片、灯带、筒灯的设置参数,总结装饰光布光的注意点。找到一个没有完成的同学,广播教学其屏幕,有一位同学一眼就看出了问题,原来是灯光的位置放在了墙壁里面,导致光线被遮挡,调整了灯光位置,问题解决。

操作步骤四:第三阶段补光的设置阶段。

此时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被完全点燃。同组的学生上传了最后的灯光布置效果图,在讨论哪个同学的灯光设置效果最好,并且在对比着各自的灯光参数和颜色,将对方的参数应用到自己的场景中做效果对比。

本阶段探究大概过了五分钟,28位同学上传了最终布光图片。我停止了学生的探究学习,对本阶段的布光进行了总结。

操作步骤五:对整个探究学习进行总结评价。

广播讨论平台,学生探究的思维过程和讨论的痕迹在网上清晰呈现。我表扬了在本次探究学习中回答问题最多的几位同学。评出了自主探究学习之星。

教学评析:

在以往探究活动的教学中,我遇到三个问题:第一、怎样把握学生探究学习的时间?第二、怎样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学生探究学习的进展状况?第三、探究活动进展快的同学怎样安排他学习?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或询问来了解学生探究情况,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生成的问题不能全面把握,这样对教师采取下一步的针对性教学带来了盲目性。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将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和遇到的问题放在网上,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交流的平台,我认为有以下优点,并且能很好得解决以上问题:

一、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突破预先分组的界限。本校的机房电脑排列的方式是横竖对直,不是圆桌型的,不利于小组讨论。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学生交流的对象是全班同学,范围更广,不受时空的限制。

二、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可以实时、准确、全面把握学生的探究状态。教师密切关注讨论区的留言,学生探究中的问题被一一呈现出来,解决的办法也被一一呈现出来,简洁直观。通过查看学生上传的探究成果,可以精确地掌握学生的探究状态,成为暂停或停止探究活动的标准。

三、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使部分学生成为了教师的助手,能及时解决学生的部分问题。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会有很多学生遇到问题,这时光凭一个教师难于及时为每个同学解决问题,这样就会造成学生探究受阻,浪费学生时间和损伤学生探究积极性,利用学生资源解决学生问题,使课堂中一个教师变成多个教师,即及时解决了学生问题又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四、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使探究进展快的学生有了更多探究的体验。有时,探究进展快的学生不一定会遇到其他同学一样的问题,通过帮助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使自身的探究过程更加完善,探究的体验更加深刻。所以,我认为先完成探究的同学可以不给他布置额外的任务,而是让他去帮助被人解决问题来完善自己的探究体验,这样比他多做一些练习要强得多。

五、利用网络交流平台,对每个学生的探究活动的评价更加具体有效,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探究的过程都留在了谈论区中,每位同学的探究成果和解答的问题一目了然,更加有利于教师做出有效地评价。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参与到评价中来,我想,没有比学生之间相互的表扬更让学生高兴了。有了这样的一个平台,学生都想尽快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好帮助其他同学,这样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局面,内在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在这过程中,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光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更要关注网络平台的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解答。当某个好同学提出问题无人能解答时,切不可暂停所有同学进行统一讲解,因为大部分同学并没有尝试探究的体验,这是教师硬把正确的操作灌输给学生,那就体现不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意义了。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单独给同学回复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不光是可以应用到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它适合在课堂上要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教学中。




上一条:即时分组: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方式的有效尝试
下一条:追寻有感觉的课堂——《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教学案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