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ustrator教学中“混合与替换脊线”教学案例

  • 2011年09月22日 00:00
  • 点击:[]

不 期 而 遇 的 精 彩

——Illustrator教学中“混合与替换脊线”教学案例

常州市武进女子中等专业学校 邓云娇

案例背景

笔者在电脑美术专业的一门软件教学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大家讨论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运用“混合与替换脊线”这一功能来实现的广告。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后各自根据课堂上所学的原理来进行尝试实践。当所有的学生都兴高采烈地创作自己的作品时,学生提出了“混合对象无法均匀替换脊线的问题”,其实这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有意料到的。教师没有直接帮助这位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把这一“生成性学习资源”展示在大家的面前。在教师的引导点拔和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过程中,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师生对“脊线”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案例呈现

一、导入课题

这是“混合与替换脊线”教学的第一课时,教师将本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导入课题“混合与替换脊线”。

二、知识新授

结合相应实例,讲解“混合”有哪几种方式,大致的用法,再让学生自主尝试实例,从而理解“混合”的作用。笔者认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具体步骤略)

教学的最后一个小知识点是关于“替换脊线”,笔者只准备花很少的时间让学生了解其功能。

教师:本堂课我们还有一个小知识点是关于“替换脊线”,什么称为“脊线”呢?课本上没有解释,只给出了一个实例效果;(出示图1

­1

教师与学生从实例中一起理解“脊线”是一条路径。混合的对象可以通过“替换脊线”这一功能沿这条路径排列。接着学生尝试操作练习,自主理解 “替换脊线”这一功能。新授部分的内容到这里算是基本结束了。

三、自由练习

练习安排:

第一步,练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知识,有困难可以请教同伴或老师;

第二步,根据本堂课所学知识,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平面设计效果,进行创作实践。因大部分学生新授内容没有学习困难,因此直接进入创作阶段。

第三步,展示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

学生通过与同桌、前后的同学讨论交流后,认真地在进行自主创作。3分钟后,一位学生举手了,笔者走过去一看,这位学生遇到了问题

问题是这样的:

2

3

“替换脊线”前


该学生试图将一组圆的混合替换到“心形”的脊线上,没有得到“期望效果”(3),而得到的是“意外效果”(2)

本人觉得应该能替换成功,结果尝试一次后,同样出现了“意外效果”。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这是笔者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的问题,确定地说是笔者不曾看到或想到过这样的效果。但这是一个让大家深刻理解“脊线”含义的好实例。

教师(转播该学生的屏幕):现在某某同学在尝试“替换脊线”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现在老师也没办法解决,想请大家一起来想想办法……

学生:惊讶(老师也有不会的问题?)跃跃欲试(如果我能“搞定”,是不是表明我比老师强啊?)

教师:首先,大家先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图2”这种情况。

学生1可能混合时的指定步数太少,小球的数量不够,所以才接不起来;

学生2可以把“心形”路径缩小一点;

学生3……

学生边讨论,边提出解决办法,教师按照学生的想法一一尝试,但问题都没有解决。

教师:我们还是要从“脊线”这个词上来找答案,“脊”是脊梁的意思,大家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脊梁,想一想脊梁有什么特点?

学生4脊梁是弯的,一般不可能是圆的;

学生5应该说脊梁是有头有尾的;

学生6听了刚才两位同学的回答,又看了“图1”,我想出来了,“脊线”一定是一段开放路径不是闭合路径

教师:(翘起大拇指)

教师:那如何把“心形”的闭合路径变成开放路径呢?

全体学生:剪刀或小刀工具;

到这里,我想大家的疑团都已经解开了。安排大家练习,每位同学都很顺利地尝试出了结果。

我带头为大家鼓掌,课堂在大家的掌声中结束了,但我的思考没有结束。

课后我向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了解,怎么会想到这个效果的。他告诉我,一次路过幼儿园门口看到过一则主要由该图形组成的海报。

我在想:我对Illustrator这个软件的功能到底掌握了百分之几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又该做些什么呢……

案例评析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学生是活生生的学习个体,他们和教师一样在资讯快捷的知识世界里接受各种各样有意义的信息。因此教师对他们经验水平、知识积累乃至认知潜能等诸多方面都没有可能进行充分而到位的一一预设,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教师按照教学预设在课堂上实施的过程充满了挑战性。处在积极思维状态下的学生提出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足以改变教师原来预设的教学过程,进而使其顺应情境变化进行更有意义的探索之旅,这就是非预设性生成。

一、非预设性问题的产生

1.课堂开放性的问题和时间安排。一方面,开放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和思考,要求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笔者每次备课都尽量考虑留出空余时间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开和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潜在的创造力的发挥。同时,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成就有可能产生。

2.学习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课堂上的知识因为和学生的经验世界与现实生活紧密的联系而变得鲜活而有亲和力,不再抽象而陌生,不再空洞而苍白。学生由此而产生 “今天在学校的学习就是在增强现实生活的本领”的切身感受和坚定信念。这将有利于打破长期以来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隔离的藩篱,迎来学生学习革命的新时代。教育源于生活,生活本身蕴涵着教育。

二、对待非预设性问题教师的智慧

1.正视问题、教学相长。“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是古人对师生关系的客观评价。当学生提出非预设性问题时,以往老师们在教学中常存在“消极回避”或“越俎代庖”等现象。其实,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往往是教师自身技术等方面不足的表现,也是教师提高自己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契机。因此,在计算机日新月异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是正常的,我们要能勇于承认“我不会”。然后,将这种非预设性问题转变为“生成性学习资源”来进行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对事物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师也能利用这一时机进行自我反思与反醒,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自然也能得到提高,正所谓:正视问题,教学相长。

2.随机应变、适时糊涂。在本堂课的教学中,当学生提出问题时,其实,笔者尝试了一次后,心里就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作为教师,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成资源,充分利用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脊线”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保持一点“适时糊涂”的心态,把自己当成“愚者”,让学生成为“智者”,这样的生成一定会更精彩。

3.因势利导、适时点拨。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课堂有时的精彩尽在预设中,然而更多的精彩却出现在预设之外,预设永远不会达到顶点,这就是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也是教学本身创造的魅力之所在。本堂课中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办,而是一步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在这过程中,一方面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学生作为发现者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了出来,师生共同收获了探索、发现带来的喜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促进生成的过程中,如能时时把握学生思维的方向,因势利导,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精彩的生成一定会如期而至。

最后,我想说:无法预约的精彩应是教育智慧的结晶,是神来之笔,而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作为教师要有动态生成的观念,强烈的课程意识,科学而艺术的融合“预设”与“生成”。要善于捕捉,从容面对课堂上的非预设性生成,惟有如此,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充满生命的气息,才有令人叫绝的“柳暗花明”。




上一条:《幼儿英语教学法》之“幼儿英语课堂教学”的教学案例
下一条:请关注技能学习中的“知识断链”问题———以“透视”美术课堂教学为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