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论文3

  • 2008年05月30日 00:00
  • 点击:[]

旅游专业课课堂教学中渗透礼仪教育的尝试

武进育才职业高级中学 陈敏玉

一、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礼仪,让我们先来听一听洛克——英国绅士教育的祖师是怎么说的吧。“礼仪是在他一切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层藻饰,使他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没有教养的人有了胆量,胆量就会带上野蛮的色彩,而别人也必以野蛮相看待;学问就变成了迂气;才智就变成了滑稽;率直就变成了粗俗;温和就变成了谄媚。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它们便生出光彩来。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但是使她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  

而在中国,有所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的老话。事之成败,有其偶然;教师可以做到、应该做到——也必须做到的,是从小教给学生礼仪。这样,在将来,在他独自面对世界的时候,事成自然赢得尊重;事败,也能获得谅解。“吃力不讨好”的现象之所以发生,大多数情况下,原因还在吃力者自己这方面。况且,一个强横霸道、粗鲁无礼的人,哪怕才高八斗,恐怕也难拥有值得拥有的同道。  

一切合适的言谈、容颜、动作、姿态、位置等等,只有通过习惯与运用才能得到。所以要及早着手,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旅游专业课堂中的礼仪教育  

课堂是进行礼仪教育的最佳时间和空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既要互相、合作,又要对抗和竞争,在互助和对抗、合作与竞争等交往活动中,学生的语言、姿态、仪容、举止都充分的表现出来,教师应充分挖掘礼仪教育的因素,将礼仪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因担任旅游专业课教师,我充分挖掘专业课堂中的礼仪教育的因素,结合专业特色对礼仪教育进行渗透做了以下尝试:

1、研究教材,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礼仪教育因素

教育学生包括美育的因素,培养学生仪容仪表美,形体美、姿态美、精神美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作为任课教师,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专业教材和课堂环境进行渗透。在旅游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潜心钻研教材,挖掘礼仪教育资源,找准切入点。如让学生学习旅游从业人员如前厅服务员仪容仪表的标准,教育学生做到男生常洗头发,且梳理整齐,发侧不过耳,后不过领。服装整洁、整齐等,女生指甲不能过长,不佩带饰物等。又如,教材中对门厅应接员的仪容要求是仪容端正大方,体格健壮。由此可以引导同学们注意平时的着装打扮,要注意锻炼身体,塑造健康体形。另外,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坐、立、行、走等身体姿势,要求学生做到站立挺直、坐姿端正、行走轻盈而稳健,要展示出美的姿态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当然,完美的体形、正确的身体姿势和美的心灵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教师必须有一长期的指导思想,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因材施教,要将其贯穿在整个教学之中。

2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感受和体验职业礼仪

教学中要多方引导,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情景之中,去感受、去体验,从而落实礼仪教育。例如,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文的内容或利用观看教材录相的内容,进行讲解,然后请同学们进行模拟情景表演。例如,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们观察行李员在为客人提供行李服务时的一言一行,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行李员工作本身并不复杂,但即使这样最简单的工作也可以在我们的礼仪规范下变的有艺术性。

3、模拟表演,培养学生良好的交际礼仪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生间合作学习的能力越来越薄弱。他们的自我为中心、在交往中不懂得谦让的“恶习”在不停地膨胀。所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正常的合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让学生上讲台模拟视频资料进行情景演练,让学生反思并矫正平时自己的行为,进一步教育他们一定要遵守各种场所的礼仪规范,如在学校里,我们有校园礼仪规范,要遵守校纪校规,见到老师要问好等,在家里有家庭礼仪规范,要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等,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文明礼貌。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还可以结合相关的新闻媒体报道,让同学们讨论,用事实启发同学、教育同学。旅游地理教学中可以从讲解我国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等。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效果,第一,可以提高同学们在接待客人时的表达能力,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从教育心理上讲,这样的训练可以排除学生与人交际的恐惧、害羞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尤其要求学生到讲台前发言,从“不习惯”到“习惯”,从害怕说到现在能自如地说,这是一个飞跃,使同学们在以后从事旅游职业时也更有信心。第二,能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因为同学们上讲台合作的过程,也是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和友好合作的过程,让同学们知道,如果一个人来表演这段内容是不行的,只有同学一起合作,发挥每个人的才能,用集体的智慧,我们的小品表演才会生动、有趣,才会赢得同学们的掌声。这使同学们认识到,每个人都离不开集体,一个人只有把自己和同学、集体融合在一起才能最有力量。包括以后踏上工作岗位,也需要注意交际礼仪和与同事合作共事的礼仪。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从维护所在班级、学校的荣誉做起,培养自己对国家、民族荣誉的责任感。这样课堂上就能把“知识点”和“礼仪教育点”有机结合起来,发挥了课堂礼仪教育的特殊功能。

三、课堂中尝试礼仪教育渗透的成果

1、学生上课逐渐养成良好的课堂礼仪,不迟到、不早退,听课认真,尊重老师劳动成果,尊重其他同学的利益。

2、学生较以前仪容仪表方面有较大改进,着装不在花里胡哨,很少有学生再戴耳钉、手镯等首饰,仪容仪表更加符合学生的身份。

3、学生能够大胆上台发言与表演,不怯场,不失态,自信大方。与同学和谐融洽,合作讨论积极热烈。

4、学生在专业课方面不仅注重知识学习,更加注重礼仪规范学习,并在践行中使自己的礼仪习惯不断得到纠正。

礼仪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我们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接受教育的中心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渗透爱祖国、爱集体的思想,文明礼貌的礼仪规范,热情的服务意识,勇于攻关的意志品德等等。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加强专业礼仪教育,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逐步提高认识。我们要努力提高学科礼仪教育的自觉性,要加强礼仪教育,充分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职业礼仪教育,中专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阶段,可塑性极强,我们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善于和学生沟通,努力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最后用洛克的原话结束:娴于礼仪,他凭着这一点点成就,门路就可以更宽,朋友就可以更多,在这个世界的造诣就可以更高。




上一条:《迎奥运 展礼仪》主题活动
下一条:支撑论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