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题研究小结
黄丽红
一、完成的研究任务
本学期,全体研究人员按照课题研究设计方案,完成的主要研究任务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强化学习;论证并修改课题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调查学生审美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审美素养的因素;完成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审美内涵与发展目标的研究。
1、学期初小组成员探讨了有关事项。黄丽红老师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组学期研究计划,对每项研究任务责任到人,并互相督促,
学期由吴彩娟同志执笔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组学期研究计划,对每一项具体研究任务责任到人,实施过程中加强了监督与过程管理,保证了学期研究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进一步明确成员责任分工;在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修改了课题设计方案。
2、集中理论学习:三月份由徐晓红老师负责在组内集中进行了业务学习,就如何在我们的艺术课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出了问题并积极的进行讨论。四月份在组内展开公开教学活动,把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作为第一目标进行教学研究与实践并在组内进行交流。真正找到学生目前审美的水平并探讨研究方向。五月份通过学校的艺术节活动对学生进一步实施审美素养的提高,让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在老师有目的的指导下提高自己的艺术素养,了解美的真实内涵。
3、在吴彩娟老师的组织下,进行了2006新课题组长培训,4月26日,组织学校所有在研课题的正副组长,前往湖塘中心小学,聆听了庄惠芬校长的专题介绍,学习了该校近几年来全部课题的研究过程台帐资料。庄校长的介绍以及详实全面并富有创新的课题资料使我校的课题正副组长受益匪浅,得到了一次最直接、最有效的培训。(负责人:吴彩娟)
4、我们课题小组建立了课题研究网页,实施课题研究全过程开放式信息化管理。课题研究网页分成课题简介、相关文献、研究计划、课题实施、阶段总结、成果展示等专题,主要维护人员是郑凤雏和陈英老师。
5、在公开教学中,李娜老师结合我们的课题展开了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真正在高雅的音乐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潘鸥老师也根据我们的课题展开了公开教学,获得了课堂教学单项的一等奖,
并获得了全能项目的一等奖。
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教学任务繁重,课时都非常多,而且还大多数是班主任,遇到学校的各种文娱活动,基本都由我们组的老师担任,所以时间和精力都不够。
2、由于大家课时较多,教学工作较重,所以不能做到真正与自己的日常教学活动有机融合。该课题组成员还应该根据自己的每堂课主动思考,积极融入教学过程,增强实施力度,提高研究实效。
三、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1、 课题组成员应该经常互相切磋,讨论并研究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尤其是在我们的艺术课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素养和面临的问题。并且有个案分析,对个别学生应该做详细的跟踪调查并做好笔录。
2、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对于研究组更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要形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我们的研究是主要途径。教师发展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学校工作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而以教师发展为前提才能实现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将课题研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去。认认真真做好我们的课题研究,既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又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3、 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我们老师只有自己有较高的艺术素养,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每个人开展有效的系列学习。并强化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理念。我们艺体组的教师将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同时通过各种艺术实践来充实自己,让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还要通过课堂和各种艺术活动让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不断得到提高。
4、 在学生中树立榜样作用,尤其是那些在艺术方面具有一定素养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在班级起到带头作用和影响其他同学的作用。鼓励这些学生在课上课后以及社会活动中大胆表现自己在艺术课中的所想所得。让一部份学生影响一大批学生。
200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