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应忽略的教学目标:幼儿文学课程应重视培养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学前教育、幼儿保育这两个专业是为幼儿园培养专业教师和保育人员的。幼儿文学课程必须面向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实际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教育活动打好基础。现行部颁《幼儿文学》教学大纲和《幼儿文学》课本说明对这门课程能力范畴的教学目标只提及培养学生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未提及培养学生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没有从学生的职业需要考虑让学生如何教幼儿学习这个问题,这样就部分偏离了学习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本来意义。我认为在幼儿文学这门课程中,应该鲜明地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这个具有专业性质的特定任务和目标。
在中等职业幼儿师范的教学中,这个问题一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对幼儿文学课程的教学缺少必要的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我们的学生从这门课程中究竟要学到哪些职业所需的本领?学生学了这门课程,到了幼儿园能组织开展幼儿文学教学活动吗?再细言之,我们教学生一首儿歌,仅仅是让学生鉴赏这首儿歌吗?不,我们还应考虑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如何去组织幼儿开展这首歌的教学活动。“现在不少刚毕业的幼师生到了幼儿园,不大会组织教学,得要我们手把手地教他们。”我区各幼儿园园长普遍有这种反映。在幼儿文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善于进行儿歌教学活动、故事教学活动、戏剧教学活动。对这些活动,我们不少学生缺少自信,缺少方法,缺少灵性和智慧,显得拘谨、呆板,手足无措,这反映了我们幼儿文学的教学没有完全适应学生职业的需要。
再从学生的心理需求来看,学生有一种参与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热烈愿望,这是我们成功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在一天的早读课上,我来到刚任教的04(1)班,随意抽出一名叫邓燕的学生,让她上台背诵《捶背》。我仅仅要求她背诵这首儿歌,邓燕却能边背边表演。“老公公,八十岁”,她扮成弯腰的老公公,伸出表示八十岁的指势。“请您坐下来”,她做出礼貌地请老公公坐下的动作。“给您捶捶背”,她用两只拳头轻轻地给老公公捶起背来。她表演得那么自然大方。台下的学生也都学着邓燕的表情动作背起这首儿歌来。我又请几名学生上台背诵表演儿歌,她们也都很乐意参与活动。我对学生这种热情和才能感到惊讶。学生本来就有着幼儿文学表演的天赋和欲望,这是我们必须利用的宝贵的课程资源。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就会演出十分精彩。实际上,学生在幼儿文学的教学中是不大愿意听教师喋喋不休地讲太多的理论的,他们最愿意的是在这门课程中及早体验自己的专业角色,早些享受未来幼教工作者成功的愉悦。反思我们以往的幼儿文学教学,我们确是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也抑制了学生这方面的天赋。有学生向我提出:“老师,您的有些课能让我们上吗?”是呀,学生早晚是要独立上课的,我们的有些课是可以让学生来上的。这种预先让学生进入教育者角色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满足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本位,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训练活动为主线。
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的内容、形式、要求及评价方式
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训练活动。练什么,怎么练,练到什么程度,这得根据他们现有知识经验水平和他们将来的职业需要来确定。
从幼儿教育工作对幼儿教师和幼儿保育人员的职业需求考虑,我们着重进行这样三个方面的模拟教学训练:一、儿歌模拟教学活动训练。二、故事模拟教学活动训练。三、幼儿戏剧模拟教学活动训练。因为是模拟教学活动训练,就不是一般地要求学生读儿歌,讲故事,演戏剧,而是要求学生以幼儿为活动主体,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让幼儿在学生--模拟教学活动中的教师的组织指导下,都能积极地参与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动”起来,都能享受到参与活动的喜悦。这里说的“幼儿”,也是由班上的学生充当的。一名学生充当教师,其他学生就充当幼儿。每名学生都有轮流充当教师的机会,也都有更多充当幼儿的机会。这就要求每个学生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案一般分为课题、班级、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后记六个内容。模拟教学活动开始,学生往往先设计富有启发式、或悬念式的导语,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如学习《孙悟空打妖怪》这首儿歌,学生先设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唐僧取经的故事吗?”“唐僧和谁一道去取经的?”“他们取经碰到哪些妖怪呀?”“孙悟空他们是怎样打败这些妖怪的?”这些提问把这首儿歌的内容提示出来了,为幼儿学这首儿歌做好了铺垫。接着问:“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听《孙悟空打妖怪》的儿歌呀?”接下来的教学步骤是给幼儿范读儿歌,幼儿跟着教师读儿歌,教师和幼儿合读儿歌,其中也可请一、二幼儿朗诵儿歌。在幼儿朗读时,教师不时地进行指导和鼓励。在朗读时,学生必须设计好动作,处理好表情,让幼儿动口、动手(包括各种体态动作),动脑,创设热烈的活动氛围。
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由组织教学活动的学生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组成。双方都处在模拟角色的地位。担任教者角色的学生必须自觉体验幼儿的情感,揣摩幼儿的接受心理,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吸引每个“小朋友”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担任幼儿角色的学生也必须体验幼儿心理和表现方式,在教者的组织指导下共同完成活动任务,使双方契合为一个互动的和谐整体。在各轮活动中,每个学生担任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都受到独立的实实在在的锻炼,每个学生都必须经历组织开展儿歌、故事、戏剧模拟教学活动这三关,都有独立承担三次未来专业角色的机会。当然,让学生独立锻炼的机会越多越好,但我任教的班级学生数都在50名以上,每个学生执教3次就需用9周左右的时间,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执教。在每个学生执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推出优秀者向全班、全校学生展演,这又得花去一定的教学时间,这些活动的时间约占去一半的课时。为了让学生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这些活动的时间是必须安排的。否则,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设想就会落空。
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的一般要求:1、活动方案设计合理;2、教学环节紧凑;3、能用普通话教学;4、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富有童趣;5、能恰当运用体态语言,表情丰富生动;6、能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与幼儿平等交流,气氛热烈。
上述要求也是评价标准。
谁来评价?我们通常是由全班学生对执教者进行评价,并按照评分标准给出分数。学生普遍乐意参与这种评价。而年级、校级的竞赛,则由教导处、学生处、教研组的教师进行评价。被评价的还有每次活动的主持人。这样的活动不仅培养了每位学生的教学能力,也培养了一批能独立承担活动的主持人。
学生在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中达成的学习目标
首先,培养了学生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教学活动设计是指担任教者的学生思考如何将幼儿的兴趣、需要与幼儿园的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以及如何在通过教育活动利用和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制订或修订教学计划的全过程。
模拟教学活动的设计一般分为预演设计和即兴设计两种。预演设计是指教者在分析幼儿知识和经验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法,设计活动的进程、步骤、方法、手段,写出计划并预演的过程。活动设计一般需做好以下必要的准备:1、内容。选择适合幼儿乐于易于接受的儿歌、童话、寓言、生活故事、图画故事、戏剧等。2、环节。如儿歌,一般由扮演教者的学生先讲授演练,再让扮演幼儿的学生跟教者读一遍,最后合读。其间要设计好教学语言。3、体态语言。我对学生尤其强调这一点。因为幼儿喜欢动作化的语言,喜欢富有表情的语言。在这点上作了强化训练。4、教具或道具。5、评价。评价以鼓励幼儿为主。即兴设计即现场设计的一种形式。这主要用来培养学生急速应变的机智。我当场给学生一个素材,要学生立即编成一首儿歌,一则故事,要学生即兴进行模拟教学的演练。
其次是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教师是吃“开口饭”的。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是他们专业生存的基本条件。我每年初接受任教班级时,明显地觉得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不敢大胆发言。很少有同学能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问题,也不敢大胆发出声音。其次是发言的语势不连贯,语意不清晰,缺少表现力,不能准确地与受听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前者是学生的拘谨心理所致。造成这种拘谨心理是学生缺少必要的口语训练。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口语训练实现的。如果不能通过口语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顺利实现自己的表达欲望,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心灵关闭,变得拘谨,怯懦,不敢或不愿在集体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后者则是口语表达方面的技巧问题。幼儿文学模拟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幼儿文学模拟教学训练和其它口语训练方式,我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口语能力都达到了合格标准。2006年5月对03级学前(1)(2)两个班101名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口语技能考核成绩:90-100分的学生22名,占21.7%;80-89分的学生77名,占76.2%;70-79分的学生2名,占2%。
再次是改善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每个学生都有表演的欲望和天赋,只要我们给他们以充足的机会,他们这种潜质就会充分呈现出来。学前03(1)班的学生沈晓君在班内的编号排在第一,轮到她演讲,就退缩,她请求把自己排在最后一个演讲。不突破拘谨这道障碍,就很难取得成功。在我和同学们的鼓励下,她终于走上了讲台,开始了他第一次的故事演讲,而后有了第二次、第三次上台表演的机会,她终于发现“我能行”,其他同学能讲得很好,我也能讲得很好。她终于能落落大方地参与班内校内各项表演活动了,她的性格也变得开朗了。
根据专业特点,妥善处理模拟教学训练与其它教学任务的关系。
《幼儿文学》教材根据该科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本学科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幼儿文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幼儿文学的基础知识,阅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幼儿文学写作训练,具有适应幼儿教育需要的幼儿文学鉴赏能力和改编、创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幼儿文学素养,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这段话说明了幼儿文学作为语文课程的一般特性和要求,却没有完全说明幼儿文学教学所固有的特性和要求。幼儿文学教学有什么特性和要求呢?它除了让学生自己会鉴赏、会读写外,还要将幼儿文学作品直接作为课程的载体教给幼儿。不但要教学生学习幼儿文学作品,还要教学生去教幼儿学习幼儿文学作品。而幼师专业其它的语文课则不一定有这样的要求。因此,将培养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作为幼儿文学的任务,是题中应用之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成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宗旨:为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而缺少了这种能力的培养,这个教学宗旨是很难完全实现的。
我们可用图表显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
分类目标
|
总目标
|
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鉴赏的能力。
|
为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特别是语言教育活动打好基础。
|
使学生具有幼儿文学改编、创作的能力。
|
使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
明白了培养学生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的意义,我们就会自学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妥善处理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与其它教学内容的关系。幼儿文学模拟教学与其它教学内容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要开展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必须让学生学习幼儿文学基础知识,阅读幼儿文学作品,进行写作训练,这些内容正是幼儿文学模拟教学进行时必须要学习的。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激活了学生所学知识,使这些知识进一步内化为学生专业直接所需知识技能。
妥善处理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与其它教学任务所占的课时比例。前面已经讲到,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占据的课时是比较多的,这是学生专业发展所必需的,是很有效的投入。因为在这些课时里,学生都在经受着实实在在的锻炼,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作品都在这里得到运用,学生的才能也得以充分展示,这是他们学习生命中最富于激情的时刻。台上五分钟,台下几倍功。为了上台演示,每个学生都预先做了紧张的准备,这带有竞争气氛的活动把每一个学生都引上了演练实战的前沿阵地。如果缺少这种实践演练,很难想象学生的教学活动能力和其它能力会得到真正的提高。这种演练不只是在规定课时内进行,也常常延伸到课外的主题班会、校际的表演活动等方面。模拟教学活动约占这门课程的一半课时。
妥善安排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与其它学习任务评价的分值。我将幼儿文学这门课程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理论学习和作品鉴赏;2、改编和创作。3、模拟教学活动。三个方面的分值各占三分之一。这样就突出了模拟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引起学生对模拟教学活动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学生们通过努力,这三个方面皆能均衡发展,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在幼儿文学模拟教学活动方面已经有了较清晰的思路和较完整的操作程序,取得了预期的成果。今后我将继续进行该项目的研究,使之更系统,更精细,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