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专业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这种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两年多来的语文教学中,我从学生的专业要求出发,重视学生的口语训练,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初接受学前03(1)、03(2)班语文教学工作时,我明显地觉得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不敢大胆发言。很少有同学能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问题,也不敢大胆发出声音,让全班每个同学都听到。其次是发言时语势不连贯,语意不清晰,缺少表现力,不能准确地与受听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前者是学生拘谨心理所致。造成这种拘谨心理是因为学生缺少必要的口语训练。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是通过口语训练实现的。如果不能通过口语与他人进行正常的交流,顺利实现自己表达的欲望,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将自己的心灵关闭,变得拘谨、怯懦,不敢或不愿在集体场合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学前教育首先必须帮助学生突破这种拘谨心理,让每个学生敢大胆说话,这是从事学前专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心理素质。后者则是口语能力表达方面的技巧问题,通过训练同样是可以解决的。
针对学生存在的上述问题,我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让每位学生通过训练,做到能说会道,能言善辩,以适应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和社会交际的需要。
循序渐进,设计口语训练方案。
口语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在小学、初中缺少比较完整系统的口语训练,而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口语发展的一个最佳时期。我们现在进行的这种训练既要弥补学生先前的不足,又要根据学前专业的要求进行较高要求的强化训练。
研究的整体安排:
一年级上学期:通过开展说话活动,使学生能突破拘谨,较大方地走上讲台照稿宣读,用简短的口语说清一件事情,讲清一个道理。
一年级下学期:能使学生半脱稿演讲。学生能在演讲中学习恰当地使用体态语文,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年级上学期:能让学生半脱稿演讲3-5分钟,学生能较好地运用体态语言,具有脱稿演讲的能力和评价演讲的能力。
二年级下学期:能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即兴演讲,并有主持班内演讲的能力。
三年级:能根据《幼儿文学》和《听话和说话》课程的要求,组织指导学生参加班内、校内和社会上组织开的各类演讲活动,开展幼儿故事演讲、专题演讲、辩论会、访谈等活动,使学生能落落大方、流畅自如地参加各种口语表达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初步达到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并培养出一批口语表达方面的骨干学生。
精心安排,开展丰富多彩的口语训练活动。
任何专业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活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只有作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对象,才能与主体内部的动机、需要、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发生交互作用,主体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才能获得发展。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正是由这种环境中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学生口语表达水平的提高,也只有在主体积极参与的各种口语的训练活动中才能实现。
我在口语训练中精心安排以下一些活动:
演讲。演讲由照稿讲故事、脱稿讲故事到熟练地进行故事表演;从预先给稿子、给素材到即兴创编表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故事内容有课本上的,学生自己收集的,自己改编或创作的。尤其是即兴创作表演,最是考验学生智慧的挑战。我会当场给学生一个话题,一个场景,一个引子,让学生在几分钟内创作一个故事进行表演,如《小猫看电视》、《懒孩子》、《我到了月球上》、《那蔚蓝的天空中》、《十年后的我们》,都激起了学生创作和表演的冲动,很多同学的表演效果是我和我的学生始料不及的。为激发学生参与演讲的热情,每轮演讲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学生每逢有演讲方面的赛事,都像过节日般的欣喜,尤对于那些演讲能力较低的学生,更是一场心理的挑战。正是在这种一次又一次挑战中,学生增强了自信,增长了能力,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每个学生都有担当评委的机会,学生对演讲者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价,并给出恰当的分数。那么,这些评委用一定的标准对其他同学评价时,也会反过来用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起到了互相勉励的作用。
当主持人。很多学生都有当主持人的美好愿望。班上和校内只要有演讲、文艺演出等活动,他们都跃跃欲试,力争一展风采。为了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我尽量创造让学生当主持人的机会。要求主持的学生能自己设计串连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能对参加活动的同学作出恰当的点评,能机智地处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总之要给人信任感,亲和力,焕发每位同学的参与热情,形成互动共振的良好氛围。显然,这些要求是比较高的,我们总担心学生不会达到这个要求,但是结果是令人欣喜的,这两个班上的部分学生通过锻炼确实达到了这个要求,现在他们不但能主持班上、年级的活动,还能主持学校的大型演出活动。训练活动使学生潜在的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一些原来比较拘谨讷言的学生也在主持公众活动中闪发出光彩。
分角色表演。这个活动大都与课文的教学结合在一起。如教戏剧《雷雨》、《茶馆》、《威尼斯商人》和一些小说,就让学生扮演这些作品中的角色,模拟各种角色不同性格的语言,尽可能逼真地表现人物的形象。而要能很好地表现这些人物形象,学生就必须认真阅读课文,熟悉作品内容,捉摸人物性格,找到能恰当表现人物特征语言的感觉,这是一个从研读课文进入表演创造的体验过程,这比让学生一般地阅读课文有着更好的作用。
模拟记者访谈。这种模拟访谈通常先是由学生采访他们的教师,再由教师访谈学生或学生访谈学生。访谈者事先必须了解被访谈者的情况,准备好访谈的内容和访谈的话语,这些内容和话语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紧贴双方生活实际的。其次是访谈的技巧,这些技巧并没有经过教师的特别具体的指导。现在的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见到访谈的活动很多,他们会借鉴这些活动中的访谈技巧,灵活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活动中来。访谈活动不只是访谈者和被访谈者双方互动,全场学生也都有参与的机会,或提问,或评点,或各抒己见,形成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启迪的浓厚氛围。
课堂发言。这是口语训练的最常用的方式。在每堂课的语文教学中,我总要设计让学生说话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让学生答问,让学生分析课文,甚至让学生上课,而我在下面听他们上课。学生上课,起初大多是不成功的。他们自以为课前准备得很充分,但一到上课,就会显得局促不安,本应该半个小时的教学任务,10分钟也许就上完了。“每天听老师上课很容易,轮到我上课怎么就不行了呢?”他们的这种反省促使他们早日认识到如何适应今后学前专业工作的需要。学生愈早认识到这种差距,也会愈早主动地去缩小这种差距,以早日胜任自己的职业角色。
多管齐下,营造浓厚的口语训练氛围。
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但又不仅限于语文教学,它渗透在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除了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口语训练,还让学生在班活动、团活动、早读、文艺表演中进行口语训练,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能进行我讲你听、你讲我听,讨论,辩论等自主随意进行的活动。在每次演讲竞赛中,我们的开场白总有这样的话语:“作为幼儿教师,作为当代青年,必须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已成为我们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共同的理念,他们认识到:我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我是吃“开口饭”的,我必须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必须从现在开始,我必须每一天都进行口语训练。营造出这种氛围,学生才有进行训练的热情和恒心,才能享受到口语表达的乐趣。
根据专业特点,妥善处理口语训练与语文教学其它任务的关系。
口语训练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它必须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与其它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才不致于顾此失彼,造成失衡。
妥善处理口语训练与一般阅读的关系。学前专业的学生将来是从事幼教工作的,它与其它专业教学不同之处在于更强调突出其口语表达的规范性。语文教学必须从这个特点出发考虑学生的职业需要。因此,我尽量让学生朗读课文,表述课文,演讲课文里的内容,阐述见解,能够用口语来达到阅读要求的尽量用口语来完成。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的时间是让学生朗读和口头表述,使语文课尽量成为让学生“读”的课和“说”的课,让每个学生有更多“读”和“说”的机会。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普遍表示欢迎,他们认为,这样的“读”和“说”,既能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又能更好地感受课文内容。
妥善处理口语训练与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的关系。到了三年级,学前专业开设了《幼儿文学》课程。这门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占有较大的比重。而这门课程本需一个学年才能教完,现在一个学期教完,那么还有较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吗?教学时间如何安排,是受执教者观念支配的。幼儿文学中的理论是从大量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且现在的《幼儿文学》教科书中的理论深入浅出,没有学术的玄奥,学生一看就懂,教师一讲就明,这为我们的教学带来方便。我在教学中,常让学生先通过朗读和口头表述来感受作品。如我教幼儿生活故事,我先让学生朗读和演讲10~20个幼儿生活故事,然后再进入幼儿生活故事的理论教学,这种由体验进入理论的教学,会更好地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妥善处理口语训练与其它教学任务的时间分配关系。口语训练的时间多了,其它教学任务的时间就少了,口语训练会不会挤掉其它教学任务的时间呢?如果机械地看这个问题,似乎是不太妥当。但如我们把口语训练与其它教学任务揉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个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因为学前教育专业语文教学的许多目标都是可以通过口语训练这个途径来达成的。作品可以通过朗读和复述、表演来完成,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口头表述来分析理解,思考题可以通过讨论、辩论来解答,就是期中期末和平时的练习复习,也可以搞成竞答类的活动。不少的教学任务,就在这紧张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完成了,这样就不必顾虑口语训练占据了其它教学任务的时间,而是口语训练有效地保障了其它教学任务的完成。
通过两年多的口语训练,03学前专业班的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都有了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表现在每一位学生都能大胆地上台演讲故事,阐述见解。能做到语意清晰,语势连贯,语音响亮,有激情,能用普通话顺畅地进行表达,并能恰当地运用体态语言。他们也明显地觉得自己比刚进入我校时有了很大的进步。口语训练带来的这种进步不只是表达能力方面,对他们良好个性的形成、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对未来职业和人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学前教育专业口语训练的基本策略
武进区教师进修学校
钱永彪
二00五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