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平面图设计---陈刚的公开课教案设计

  • 2008年04月09日 00:00
  • 点击:[]

教学设计表

学科 AutoCad 授课年级 电美06 学校武进育才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姓名 陈刚

章节名称

建筑平面图设计(3

计划学时

2

学习内容分析

前面已经有四课时分别进行相关块的创建与墙体的绘制

学习者分析

大部分学生能完成相关块的制作,但有部分学生尚未实现全部块的制作;由于时间关系,只有部分学生完成了墙体的制作。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完成项目的能力,通过项目的制作,化理论为实践。

知识与技能:会绘制块,会绘制墙体,会进行块与墙体的组合。

过程与方法:通过项目的完成,通过学生的协作,加强绘制建筑平面图的相关技能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项目的协作,让学生体会分工带来的高效率,合作带来的同学间的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完成所有块的制作、墙体的绘制,最终合成。

措施:通过项目的完成,小组间的分工与协作。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最终合成

措施:小组协作与教师指导

教学设计思路

1、 明确本次学习要完成的项目:建筑平面图的设计。

2、 分析工作:块的制作、墙体的完成、块与墙体的组合。

3、 分组、组内分工与协作。

4、 学生完成项目、教师指导。

5、教师评价与总结。

依据的理论

协作学习、项目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公布

分析说明本次项目的内容

3

本次授课完成块的绘制、墙体的绘制与最终的合成

记忆、思考

导入项目

分析

分析完成建筑平面图需要完成的各个环节

10

引导学生一起分析需要完成的块、墙体的制作、块与墙体合成的方法

一起分析,自由发言

帮组学生分析、分解项目

分组

针对要完成的工作进行学生间的分组、分工和协作

7

指导学生按照就近、高低搭配的原则进行分组

小组内进行分工并商量协作的方法

引入项目完成的典型流程:分工协作

操练

完成项目

50

教师适时指导、小结

学生完成项目

体验项目实施的过程

评价

评价各小组完成情况

10

教师评价各小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

记忆、思考、分析

体验项目验收过程




上一条:参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训5
下一条:项目教学设计方案---陈刚的研究成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