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教学法在幼儿主体性表演游戏中的运用

  • 2007年09月25日 00:00
  • 点击:[]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它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讲故事、唱歌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从而热爱音乐。而且它的手段教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永远在“发展中,在形式,在流进中”。

童话故事《国王生病了》讲述了一位国王生病了,医生建议多多运动并开列了一张运动计划表。国王按照表上的项目一一实行,然而经过一个月后,不但健康状况未见改善,反而连累身边的人都病倒了。原因何在?原来无论是骑马、斗鸡、跳绳、做体操,国王都舒适地坐在轿子里或躺在椅子上,观赏别人的运动。看出兴趣来的国王,还要求别人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运动。应该运动的主角没有运动,陪练的人却运动过量纷纷病倒。为了体现故事幽默的风格,我们决定以音乐情景剧的形式展开表演,并且尝试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发挥孩子创造音乐的能力,发挥幼儿主体性创编故事,享受创作表演的乐趣。

奥尔夫教学法综合性的体现

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它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乐器、音乐游戏、歌唱、舞蹈、绘画、演小剧、演奏奥尔夫乐器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而且综合提高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

当孩子欣赏完这个故事后,纷纷被这个离谱的故事所吸引,边听边笑,在浓厚的兴趣中,我鼓励孩子自己编歌来唱一唱。我们采用了诙谐的儿童歌曲《胆小鬼》的旋律,编了故事的开头部分。歌词是这样的:“有个国王生病了,睡不着饭也吃不下,整天躺在大床上,不管国家大事了:大臣请来医生,来给国王看病,这听听那瞧瞧,拿出运动计划表。”在演唱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分声部的演唱形式,例如:“唱:有个国王生病了(说:生病了),唱:睡不着饭也吃不下(说:吃不下)……”在领唱、合唱、伴唱的过程中,孩子们把歌曲严密的集体结构和综合的整体性进行了很好的表现。而且,在表演中我们以这首歌作为开场,别具一格吸引了观众的注意。

语言进入教学可以说是奥尔夫主张的“适于开端”的教育观念的体现。这个故事通过夸张的画面展现了人物的姿态、表情,故事中人物多但角色间的对话很少,因此,我们又根据每天的运动项目创编了朗朗上口的儿歌,如“星期三,天晴朗,我们来到斗牛场,牛儿凶猛我不怕,甩动红布引诱它,跟它绝战我要赢,我要赢!”通过儿歌的诵读把节奏与语言、动作、音乐融合在了一起,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最核心、最基本的要素。在表演的时候,每天陪练的人先以儿歌的形式向大家道明今天的运动项目,然后运用音乐舞蹈来展现每天的运动,这样的安排即弥补了角色间贫乏的语言,又使运动项目之间具有更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奥尔夫教学法创造性的体现

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奥尔夫教育中最突出、重要的一向原则是即兴原则。奥尔夫认为,即兴是最古老、最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情感表露的最直接的形式。即兴活动重视儿童在“做”的取长补短中的主动学习,以及想象力、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做不做是关键问题。

滑冰运动对于南方的孩子来说即熟悉又陌生。他们常常在电视中看到各种滑冰比赛,看到运动员们轻如飞燕的舞姿,孩子们即惊叹又羡慕,听着舒缓的音乐不由自主的滑了起来。于是,滑冰项目的舞蹈就此展开。我首先让孩子模仿滑冰的步伐,接着边听《杜鹃圆舞曲》边练习滑步。在他们掌握滑步之后,我就引导孩子们创编滑冰的花样,他们有的做旋转式,有的做小鸟飞翔式,有的做金鸡独立式。孩子们在创编的动作可能是粗糙的、不完美的,但可贵的是他们的探索精神,是儿童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的经验,是儿童自然的情感、想象力、个性的发展。即兴创作的动作创作得快,遗忘得也快,虽然奥尔夫认为结果并不重要,但为了让他们创作的动作更好的发挥作用,我用人物线条画把孩子们创作的动作记录下来,放在音乐的图谱中,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一目了然的看着图谱完整的进行表演了。这种即兴活动形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儿童的积极参与实践,发展了儿童的音乐体验、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

一个故事演变成一个完整的舞台剧表演,需要经过大量的改编、仿编、创编。为了真正体现表演游戏的主体性,我们把整场表演分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教学活动,通过每个教学活动,逐一达成小目标。例如,第一幕:国王生病了,老师引导孩子回忆自己生病时的情形,启发孩子来扮演生病的国王。孩子们想出了咳嗽、没精打采、时不时唉声叹气的动作。怎样表演国王吃不下饭呢?孩子们说皇宫里有许多服侍国王的人,他们端饭给国王吃,国王说不吃不吃就行了。然后我们请愿意演国王的小朋友分别扮演这一段,推选出演得最后的人。现在反映帝王生活的电视很多,小朋友对演皇帝身边的侍从又提出了意见:“他们也要说话,说国王陛下,请吃饭!这样才象。”我们就在商量、表演、修改、再表演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故事的表演。

本土文化出发的原则

奥尔夫教学法强调本土化。奥尔夫的教育思想能与当地文化遗产完美结合,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能迅速传遍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奥尔夫教学的同时使儿童继承本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一设想有着美好的前景。

“斗鸡”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传统娱乐活动,中国古代骚人墨客留下大量题咏斗鸡的诗作。斗鸡活动的传承演进沉淀着历史文化,成语 “再接再厉”、“呆若木鸡”,都直接渊源于斗鸡活动,后来又慢慢演变成孩子间玩的民间游戏。斗鸡游戏虽然历史悠久,但对于都市里的孩子来说已经很陌生了,而且这个游戏运动量很大,能很好的锻炼双腿的力度及平衡能力,在此基础上,国王的运动计划表中就有了“斗鸡”这个游戏。如何表演斗鸡呢?我们一起看了斗鸡的图片,看到两只鸡用尖尖的嘴巴飞起猛力的啄对方的时候,小朋友立刻模仿了起来,用两只手做鸡的嘴巴去斗,很快他们发现这样做自己的手很容易被弄疼,于是他们就改用头,哎,这样表演既不会受伤又能很好的体现斗鸡的情形。我们还在表演中加入了体育游戏中用腿斗鸡的动作、以及公鸡们气喘吁吁的动作,这样使表演更为生动了。通过这种直观形象的表演,斗鸡更为孩子熟知,更为孩子所接受,具有通俗性,孩子们更易懂。

从儿童出发的原则

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他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认知,主要是通过感官直觉的体验、经验获得,这是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因此,结合动作进行教学活动是很适宜和重要的。而人本身所具有的动作,无论是简单的走跑和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感,这些为音乐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音乐《十字舞》旋律简单,但节奏由慢到快,非常有特点。当小朋友听到这首音乐时,立刻被音乐的节奏所吸引,当音乐越来越快他们情不自禁地拍起手跺起脚,说“太有趣了!太有趣了!”“那做什么事会象这个音乐一样越来越快呢?”他们说走路、跑步、洗澡、跳绳……于是我们就听着音乐逐一做了一遍。跳绳是孩子们刚刚学会的本领,每天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他们都能拿着绳子去操场练习,是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运动了,最后跳绳运动也被我们列入了国王运动计划表中。

以游戏展开的原则

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游戏,游戏能发展儿童的动作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获得愉悦, 还可以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和责任感,所以无论是用物做游戏,还是与人做游戏,都能产生巨大的教育价值。

斗牛是西班牙的国粹。斗牛是人与公牛之间的一场较量,当对手高傲地站在远处对你不屑一顾,用藐视去挑逗它、激怒它!然后,胜负就在一刻之间!西班牙的斗牛士们深谙此道。西班牙斗牛之所以经久不衰,让观众如痴如醉,不仅在于它需要高超的技艺,更在于它代表了西班牙的民族精神。音乐《西班牙斗牛士》就是描写了勇士们的激情斗牛。当音乐响起,李雯婷不由的抬起下巴,双手从体侧打开,动作干脆有力,小朋友不禁跟她学起来,原来她学过斗牛舞。虽然斗牛舞能很好的表现这段音乐,但这种舞蹈较难不适合孩子,所以我们决定用斗牛游戏来表现音乐,孩子分角色分别扮演斗牛士和公牛,斗牛士们举着鲜艳的红布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场了,一会向左走一会向右走显示着自己的威风。突然,公牛们奔了出来,勇士们甩动红布引诱着,牛儿们看见红布特别的兴奋,低着头向他们冲过去,勇士们灵巧的躲过了,最后举起长剑对准公牛一下戳过去,公牛立刻倒下;勇士们又挥舞红布向观众示意自己的胜利,最后拖着牛儿下场。这段表演由于采用游戏的形式,虽然演公牛的小朋友并不是主角,但他们演的非常投入,这种游戏与表演的统一使孩子们更乐意表演。

故事的每一幕都基本完成后,我们就和孩子们进行了穿联,在排练中我们很快就发现了每一幕的衔接不自然,演员的上场下场的时间有冷场的现象,于是我们就让一位幼儿扮演大臣,在每幕交替的时间上场,拿出每一天的运动单向观众介绍说:“今天到了星期一,计划表上是骑马!”这样一来即体现了表演的完整性,又能让小演员有时间上场准备。

此外,为了让表演更好的体现锻炼身体,有益健康的故事内涵,我们增加了国王号召大家一起运动的情节。国王和臣民们左三圈右三圈跳起了健康操,最后拉出横幅大家一起喊口号“全民健身 增强体质”!简短的八个字一下就点到了故事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整场表演就在这高潮中圆满结束。

奥尔夫教学法是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它使孩子有了一种崭新的体验音乐、创造音乐、强调与人合作的过程。把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幼儿主体性表演中,是一种全新大胆的尝试。师生共同创作产生的音乐情景剧《国王生病了》不仅很好的再现了故事原有的诙谐幽默的风格,而且孩子们创作得开心、演得自然,真正体现了表演游戏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上一条: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应用
下一条:《奥尔夫音乐教学班》在幼儿园开设状况的调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