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老师写的关于3-6岁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特征分析
首先是3岁宝宝年龄段的特征:
活泼、技能的控制力不断提高:通过练习训练攀爬、摇摆、推拉等动作技能。
在空间中对自己肢体的意识增长,同时停止动作的控制力也比以前有所提升,孩子们开始敏捷的再周围环境中移动。
手指运动相对2周岁来说敏捷很多,一般来说他们已经能够用一个手指弹奏钢琴的键盘或胡乱波动弦乐器
此时,他们能够再听觉上接受和建立一个有规略的简易节奏(Ostinato固定音型),这种节奏主要需要通过敲打来完成或通过演唱来做的。
即兴舞蹈:3岁的孩子已经会随着音乐自由的舞蹈,与婴儿时期的学步不同的是他们会掺入更多的手臂动作和变化的舞步。
此时的创造力比较个体
语言发展:语言能力进步很快,包括词汇积累和语序排列。由出现许多反复语句歌词组成的各取比较适合他们。三岁的孩子喜欢一起唱歌,虽然他们之间不能形成一种和谐,甚至不能同唱一个调或是一个节奏,在课堂上,我们可以适当的增加一起合唱的音乐游戏
3岁的孩子开始对动作或声音的对应标记作出反映,在玩布娃娃的时候,孩子们常常会为自己的玩具安排时间和日程,并会利用和事情有关的物体来标记。
3岁的孩子喜欢取悦成人,他们很希望能够走进成人的世界于是开始是不是的在成人对话时说话。3岁的孩子希望成人能够和他们一起游戏喜欢接受被赋予的责任,他们愿意魔防成人的行为,课堂上也喜欢模仿节奏和声音,但是这些声音需要成人用敲打一类的状态去程示。对于节奏的速度和音色声部把握也会比较准确。
在幼儿园里,3岁的孩子很容易和新朋友打交道,对新的老师或是新的完决和用具都十分乐意接触和尝试。他们开始注重于表扬和奖励,开始学会区别优劣,很在意别人的想法和态度。
他们喜欢问“为什么”,特别容易注意身边一些经常发声的事情,并寻求答案。
4岁的孩子开始会耍一些“小诡计”,他们开始调皮,想通过自己别出心裁的表演来吸引成人的注意。
小肌肉的发育已经使得他们可以开始演奏乐器,肢体感觉的发展也已经建立:触觉、伸展、控制等。
对音乐由相对的敏感度,能根据声音的来源、声响、音高、时值来进行比较和判断。
4岁的孩子不仅仅能够通过声音、打击乐器等来产生声音、节奏等,同时他们也能利用自己的这些创造力来表现他们对音乐或歌曲中的情感的体会。
即兴的萌芽:4岁的孩子能够利用音条类乐器在五声调式上进行即兴的旋律创作,同时也可以为熟悉而又简单的乐曲进行简单的声部伴奏(两声部)
如果在3岁时适当的引到孩子的音高能力,那么4岁时,将是他们在歌唱上的一个新阶段,实验发现4岁的孩子能够控制小组唱的音准
4岁的孩子很愿意创造新的问题,并寻找他们能够认同的原因
手指游戏、节奏律动以及旋律和歌曲在这个阶段可以有所适量增加
4岁的孩子开始产生竞争意识和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欲望。
五周岁的孩子
5岁的孩子能够满足他自己胜利上的需要,他们喜欢参加社团式的活动,更多的表现在班级里有“小团体”的出现
个别的孩子开始显现出突出的领导能力,当有机会来临的时候,总会乐意表现
5岁孩子的技能和身体能够开始做各种有技巧的动作,如:滑冰等等
智力上和运动力上,能够接受简单的舞步并和以音乐节奏。他们能够根据视觉的信号用肢体的动作作出相应的反应,如:可以根据教师的示意来完成下一步的内容。
他们能够准确的在乐器上演奏,同时能够较快的记住旋律不需要太多老师的提醒。
在课堂上可以适当的增加简单的合作配器,让孩子们相互伴奏,选择合适的乐器进行重奏。
5岁的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旋律,如:图标、图画和记号,由此看来,在课堂上可以进行音乐读写的教学
六岁的孩子
大多数地方,6岁的孩子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龄了,这说明从心理机能等各个方面,6岁的孩子从人的发展过程中来说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岁的孩子在心理和情绪上都能够敢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也会在情绪波动的时候用大叫等表现来宣泄自己。
听觉辨别能够通过唱歌和感觉节奏来提升,6岁的孩子能够理解重拍的概念以及节奏构成。
6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尝试让它们演奏音条类乐器,用碰铃或是鼓类等单一的打击乐器进行创造以及给各取和舞蹈等做简单的伴奏
此时的孩子很乐意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对自己很关心和喜欢的事物会积极的十分用心的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