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 2007年09月25日 00:00
  • 点击:[]

王晓茜

在第一次接触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前我已对它有所耳闻,由于当时没有深入认识和了解它的机会,所以留在记忆中的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概念罢了。2004年在李坦娜老师的课堂上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以听力训练、节奏训练、律动训练、语言学习、创造性能力培养等为基本内容;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人格的全面发展.奥尔夫教学法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是手段,培养健全人格才是目的。因此,它所致力的音乐,不是单纯的音乐知识,而是融合音乐、舞蹈、诗歌、美术、戏剧等各种艺术于一体,以达到健全的人格教育。通过音乐把的精神传给儿童们,使他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奥尔夫教学法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我想就《战争与和平》一课谈谈自己对奥尔夫教学法的感受,和大家做一个交流。

一、从感知入手

奥尔夫教学法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不是采用使学生感到烦厌的纯理论的学习,它采用了一种回归自然的(元素性的)、以感知入手的教学法。奥尔夫的教育观念就是从古老的源头出发,去革新音乐教育。它主要不是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什么,而是启迪发掘学生(特别是儿童)生来所具有的那种习性(把音乐和语言、唱歌和舞蹈结合起来),通过游戏式,即兴性地演奏,通过自然地、音乐地表露自己的感受、情感,通过语言、动作、表演和音乐的全面结合,去学会音乐,掌握音乐。换句话说,奥尔夫教学法不是把理论做先导,先讲为什么,而是从感知入手,让儿童直接去感知音乐,首先学会怎样做,然后再去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儿童在快乐教育中变要你学我要学。例如:在< <战争与和平>>一课中,老师运用我们生活中最普通的毛线做引入,请同学们每人用一根毛线摆出自己想要的旋律线条,然后根据自己设计好的线条用声音来表现线条高低起伏的变化.接着请同学们分组用毛线的不同变化来表现< <和平与战争>>的主题,这一切正是运用了我们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见、最熟悉的生活用品和人人皆有、与生俱来的人声将一幅幅生动、鲜活的情景展示在大家面前。

二、即兴性原则

即兴的通过身体动作或声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共享,这是人的本能,是人人皆有的.奥尔夫的原本性音乐教育观念最核心的要点之一,就是即兴创作.奥尔夫强调:通过让学生自由的、亲自设计自己的音乐活动,是培养人的至关重要的大事.他说:“正如要有自然界中的腐殖质,才有可能使万物生长一样,靠原始的音乐方能发挥出儿童身上的力量...”.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关于即兴的观念,也是创造性的具体体现,其内容贯穿在所有语言、动作、音乐教学领域中.奥尔夫教学法提倡参与意识,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期间。在参与音乐活动中特别强调即兴性,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它经常对学生们说:你想怎样做?” 而从不对学生说:你做错了。这样,无疑地保护了儿童们创作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这不仅增加了儿童们的学习兴趣,产生积极的创作欲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之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的人材。奥尔夫教学法的重要一点就是让孩子自己去做。因此它选择的教学内容也是适合儿童特点,难度不大,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跟得上。使孩子们觉得始终只是在做游戏,在跟音乐进行愉快的合作。它所强调的即兴性,是更主动更有效的学习音乐的方法。正如在< <战争与和平>>一课中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极普通的毛线编织出不同的声音,那宁静安逸、充满阳光的早晨;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炮火硝烟、血肉横飞的战场;妻离子散、依依不舍的离别;还有那战后的凄凉和人们虔诚的祈祷,无一不打动我们的心。而我们置身于课堂上的每一个人都在用心体会着自己的作品,用情表达着自己真实的情感。

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在不曾真正接触奥尔夫教学法之前,我不敢想像在一堂音乐课上老师把音乐、语言、表演、舞蹈、美术、戏剧完美融合在一起是怎样的情景.是奥尔夫教学法向我展示了这一切,它有丰富的课堂内容、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多样的教学形式富有意义的相互融为一体,每一个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同学们来说都是一个充满着创造性的活动。例如:在< <战争与和平>>一课中,我们用哼鸣表现着宁静安逸、充满阳光的早晨,用各地不同的方言来表达人们劳动时那热火朝天、欢快喜悦的心情,用嗓音模仿凄惨的风声、惨烈的哭声、震耳欲聋的枪炮声,用自己的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着对爱人的不舍之情......,所有这些让我们的作品变得生动鲜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很快能教会学生歌唱、奏乐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接触音乐实践,首先使他们喜爱音乐,通过音乐使师生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我们的音乐教育,应当首先把教育人放在首要的位置,把它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育人的内容也不应只限于音乐学科的本身,也不只限于智力因素的开发,而是注重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结构感、美感、敏感的反应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大多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能力训练,这些都是音乐教育特别擅长和非常胜任、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

回顾一学期的学习经历,奥尔夫教学法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欣喜、好奇,更多的是对学习的思考,我想我们应该勇于开拓自己的思维方式,开拓自己的眼界,让更多更好的新事物走进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生活添姿添彩!



上一条: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应用
下一条:《奥尔夫音乐教学班》在幼儿园开设状况的调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