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以“科研兴校 服务成长”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升专后的教育教学实际,有力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和“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切实推动研究项目有序进行,有效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二、工作目标
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加大科研培训力度,有效提升教师的成果表达能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建立数支有研究方向的创新团队;通过外引内培,建设科研梯队,明确各梯队的教科研成长目标;建立健全科研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营造浓郁科研氛围。
三、工作重点
(一)规范课题管理,突出科研实效
本学期,通过完善制度、专家指导等方式,重点做好5项“第五期江苏省职教教改课题”的开题工作,4项市区备案课题的中期评估工作,1项省教研课题以及1项市青年专项课题的结题工作。召开研讨会,推动2项在研省规划课题的研究进程。对接省市教科院、社科联,根据上级领导安排,及时做好课题的申报、检查等工作。编制课题申报指南,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重点,推行“研究生微型课题计划”,推动新一轮校级课题申报工作。进一步完成校级课题管理制度,规范在研校级课题的中期检查和结题工作。
(二)加强科研培训,建设科研梯队
1.新教师教科研培训
摸底新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专长,开展提升科研素养的培训。开展关于介绍我校的教科研管理制度和平台培训,鼓励其制定科研发展计划,教科室根据其计划进行有目的的帮助。鼓励其主持和参与研究生微型课题。
2.科研新秀培育工程
工作2年的教师可以申请参加学术青蓝工程。教科室将继续完善“科研导师制”,通过领读、论文修改、讲座、课题申报指导等形式帮助教师提升科研素养,实现专业成长。
3.创新科研团队建设
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开展新一轮的“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本次的培养对象为中青年教师,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以研究团队的形式进行培养,教科室将加强科研团队选拔以及制度方面的建设。研究团队承载着教学成果培育、课题申报、课程开发等任务,享受一定的科研待遇。
(三)加强成果推广,增强社会效益
加强已结题课题的成果申报工作,及时将上级的申报要求传达给教师。开展有关“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的讲座,提升教师的申报意识和申报水平。完善科研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社会实践中推广应用。参考其它同类学校的制度,启动校级教学成果选拔和培育工作。
四、具体工作安排
9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明确研究任务
2.公布学年度教科研统计,教科研先进个人申报
3.教科研专刊排版
4.上学年学术青蓝工程考核,下学年学术青蓝工程开展
5.市区备案课题中期评估
6.省教研课题结题工作
7.市青年专项课题结题工作
8.经费编制和相关配套经费制度的完善
9.常州市社科联课题结题工作
10.省里的科技成果调研
10月份
1.校级课题指南编制及校级课题发布
2.新教师科研培训计划
3.启动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4.省职教改课题的开题工作
5.外语社科类精品课题(“文化自信”视阙下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思政功能的实现路径 戎佩珏)推进会
6.专家讲座
7.校级读书征文评比结果公布
8.论文指导活动
9.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10.知网的培训
11月
1.新教师科研培训
2.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3.科研团队活动
4.省规划德育课题组活动
5.市级备案课题组活动
6.校级教学成果奖相关制度建设
7.相关科研平台的选签、续签工作
12月
1.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2.教科研专科资料选择
3.专家讲座
4.课题课活动的开展
5.省规划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组活动
1月
1.教科研统计工作
2.教科研专刊编辑
3.校级课题中期评估和结题鉴定
4.各类科研资料归档工作
5.学期教科研总结
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科室
2022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