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成功升格高专的背景下,学校面临新的教育改革教育命题。教育科研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教科研管理面临新的挑战。与高校相比,我校的教科研基础比较薄弱。基于此,有必要对教科研方面的问题进行剖析,以便于应对新的发展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总体上教师教科研动力不足,教科研素养有待提升。在处理科研、教研、教学的关系上的认识不到位。有的教师有意愿进行教科研,但未系统学习相关教育理论、科研方法等,有心无力。二是从科研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科研考核的地位要进一步提高。三是申报的课题及成果数量和质量有待提升。在申报课题的层次和级别方面,省级课题的数量与以往基本持平,数量偏少。在申报课题的类别方面,种类偏少。主要集中于教改课题,社科类课题申报人少。与大中院校、幼儿园、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研究偏少。
二、目标任务
在新学期里,教科室工作将继续以“科研兴校 服务成长”为指导思想,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科研制度和机制。组建教科研团队,以项目为抓手,提升教科研活动的层次和水平,发挥科研引领教研的作用,进一步营造教科研氛围,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促进项目成果转化,从而增进我校科研软实力。
三、具体措施
(一)规划经费,科研制度落地
1.根据市里科研经费下拨情况,分析我校实际情况,对本学期的平台建设、课题指导、学术交流、专家指导、团队建设经费等进行有效规划,对课题经费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追踪管理,尽量发挥经费的使用效益。
2.根据高职高专要求以及经费总量,对《科研工作量管理办法》、《学术交流管理办法》《教科研师傅工作量考核办法》、《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通过召集骨干教师、咨询同类高校等方式妥善推进和逐步落实。根据上级和学校要求,逐步增添新的制度。
3.理清高校科研工作量和科研工资的关系,提升教师作为研究者的科研待遇。处理好科研制度与学校考核之间的关系,重新审视科研考核分与教师岗位评聘、年度优秀评选的具体细则。根据高校科研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教学型教师的分类,对我校有意更深入开展教学科研的教师进行摸底。
(二)划分梯队,建设科研团队
1.在校长室的领导下,联合其它高校,开展新一轮的“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工程”。明确与高校的教科研合作内容和形式,启动科研骨干三年成长的培养工作。一方面开展科研方法、教学成果主题的普适性教科研培训,一方面加强对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重点培养。
2.依托《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选拔4-5位科研团队领衔人,以项目为抓手,组建研究团队(非课题组成员),承担教学成果培育、课题申报、课程开发、教科研知识宣讲等任务,享受一定的科研待遇。团队的运行拟采用“教科研1+1+N模式”,即“1个学术引领人+一个组织协调者+N个参与者”。团队的研究方向可以为“课程改革”“学习心理”“学校德育”“服务社会”等。鼓励团队邀请外校成员参与。
3.扎根校本,培养科研新秀队伍。一是建设校内教科研师傅队伍,对科研导师制度进一步完善,摸底各个教研室主持和参与省市课题的教师,增加教科研师傅的储备力量。依托学术青蓝工程,加强对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指导。明确新教师的教科研培训要求,增加考核要求。新教师的科研基本要求:完成基本的教科研通识培训,撰写教学反思和案例等。
(三)落实课题常规,规范课题实施
1.根据省市教科院的要求,做好省职教改课题的开题工作和课题组会议展示活动。做好赵亚男主持的《“综合音乐感”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综合的实践研究》的2022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青年专项的开题工作。做好省德育课题的结题准备工作。全面盘点在研课题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做好在研课题的推进工作。
2.根据省市社科联的要求,发布和组织相关社科课题的申报和结题工作。根据我校社科类课题偏少的现状,鼓励教师申报社科类课题,邀请社科联的专家做选题指导,增强我校教师服务社会的能力。
3.有序开展校级课题的中期评估和结题工作,鼓励教师深入研究,积极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继续落实学术青蓝工程,联合科研推进名师工作室,提升教师的课题申报能力。
4.利用专家力量,增强选题指导,冲击更高级别的课题,尤其是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申报。盘点现有课题,培育种子课题。鼓励合作研究,增强合作备案等。
(四)建设平台,促进成果转化
针对我校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的情况,调整相关条例,适当增加奖励。签约相关理事单位,帮助教师转化成果。同时,及时转发和解读上级成果奖申报文件,鼓励教师积极申报。
四、具体工作安排
2月份
1.召开课题组长会议
2.学期教科研统计
3.2022年度江苏高校技术合同等统计工作
4.2022年度全省高校科技统计|社科统计工作
5.江苏省高校哲社课题的中期延期手续
6.数据库续签业务
7.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3月份
1.校级课题指导工作
2.制度研讨会
3.科研能力提升工程
4.省职教改课题的开题工作和课题组活动展示(2-3月)
5.外语社科类精品课题推进会
6.专家讲座
7.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8.论文指导活动
4月
1.省规划青年专项课题开题工作
2.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3.科研团队活动
4.其他在研课题组活动(检查)
5.市社科联课题申报
6.专家讲座
5月
1.教科研师徒结对活动
2.在研课题指导
3.专家讲座
4.省规划德育课题组结题准备工作
5.省规划幼儿教师心理健康课题组活动
6月
1.教科研统计工作
2.教科研资料编辑
3.校级课题指导和结题鉴定
4.各类科研资料归档工作
5.学期教科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