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 2018年01月28日 08:28
  • 点击:[]

2017年9月份以来,教科室本着立足校本研究、服务学校发展基本宗旨,结合学期工作计划及实际工作需要,在各个方面做出些成绩,同时也存在尚待改进之处。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方面

(一)校级课题申报和实施

本学期,教科室鼓励教师立足校本问题,开展具体实在的研究,充分发挥6类人员的积极性,总计收到校级课题申报书24项。从选题来看,种类较多,包括学生德育、校园文化建设、课程教学、学生素养、队伍建设以及课程开发等方面。参与的教研组也较广,包括德育、会计、历史、数学、舞蹈、学前、语文、外语、旅管、美术以及体育等。为更好地帮助教师展开研究,教科室成立校级课题共同体并就校级课题选题类型、课题申报书撰写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与老师们展开交流。魏校、王伟、殷婷茹、刘素萍、陶佳敏、唐泽颖等老师多次主动与共同体成员商议课题的撰写和推进,情况是可喜的,我校教师参与校级课题的积极性有所增长。

(二)在研省级课题推进

我校三项省级课题在本学期都有所推进。刘权、王蕾主任主持的德育课题《职业学校行为偏差学生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召开推进会,在学生调查方面取得了进展,3个校级子课题正在积极推进。杨丽萍校长的课题《基于园校共同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开了两次推进会,并邀请专家指导,已完成毕业生调查编制、在校生调查问卷的编制和幼儿园园长访谈。为更好帮助男幼师课题结题,《职教通讯》社长谭明、江理工教授方翰青受邀我校指导男幼师课题,两位从课题的研究意义、核心概念、研究方案、适合教育等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指导,为课题推进指明方向。

(三)在研课题中期评估

1.联职院课题

彭才根教授主持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立项课题《新常态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已参加学院的中期检查。

2.市级课题

本学期本校共有5个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备案课题进行中期评估,4项课题顺利通过中期评估,具体见下表,其中彭才根教授的课题被列为重点项目。

1

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的研究

彭才根

2

五年制大专男幼师生专业情意培养研究

马辉

3

基于群体榜样的大班幼儿环境公德行为培养的研究

王小娜

4

培养幼师生故事讲演能力的策略研究

吴盼盼

(四)组织申报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

教科室对有意申报的教师进行多次指导,通过重组研究团队、创新选题的方式分两个渠道组织申报。目前,4项课题已申报至常州市教科院,分别是龚玉洁的《幼儿园教师美术核心素养职前教育培养研究》、王维群的《在课程整合中提高幼师生故事讲演能力的研究》、刘素萍的《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殷婷茹《职校生历史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为例》,1项课题申报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殷荣荣的《以常武地区“非遗”为背景的幼师生美术特色课程开发的研究》。本次课题申报在校级课题基础上孵化,着重培养青年教师,力图培育科研新力量。

总之,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在课题方面,我校呈现的发展态势可以归结为:省级课题有所推进、课题申报级别逐步提升、课题种类日益多样、参与人数有所增加,科研新力量强劲生长。

二、制度管理方面

为进一步规范校级课题的管理,教科室重新修订了《常州幼儿师范学校校级课题申报和实施规程》、重新编制校级课题申报书、中期检查表、结题鉴定表以及配套的说明。这些工作完善了校级课题的管理制度,有利于提升校级课题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校级课题研究成为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抓手。

同时,为提高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质量,加强各类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经费的管理,教科室起草了《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立项课题、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在校领导的统筹安排下,该草案已得到进一步的讨论,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三、校本课程方面

本学期,在杨丽萍副校长的统筹安排之下,教科室、教务处、专业部协同配合,在回顾第一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第二轮课程开发方案》。本方案已不拘泥于校本课程开发,针对6类课程进行开发,拓展了课程开发的范围和类型,有利于教师将课程开发与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教学结合。从课程开发预报名情况来看,目前已有9个教研组参加,总计20门课程。这些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学生发展还有待于考察,需要进行需求评估。下学期将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申报、计划、进程、形式等做统一部署。

四、论文著作方面

统计显示,本学期我校教师发表各级各类论文总计37余篇,获得各类奖项总计4项,翻译、参编各类教材3本。总体上,数量上有所下降,质量上有待考察。主要原因是学校各项考核由年度改成学年度,老师们的很多论文集中在上半年进行发表。

五、其他方面

1.部门协同工作。协助办好《常州市精品课题建设推进会暨学科带头人高级研修活动》,得到市教科院的好评。配合教务处办好新教师教学反思评比活动,教科室精心组织新教师教学案例撰写的讲座,并对新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评选。配合党政办、专业部做好科研数据的采集工作。

2.达成两个协议。与《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及《职教通讯》达成了论文指导与发表的合作协议。未来一年,我校将向这两家杂志社推送一批优秀论文,优先发表。为老师们发表论文提供更快捷、方便、安全的通道。

3.名师工作室考核。根据《学校名师工作室年度考评细则》条例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工作室成员的课题、论文、校本课程开发、荣誉获得、职称晋升方面进行评估,彭才根名师工作室考核成绩优秀。

六、尚待提高方面

1.关于论文

本学期,在论文发表方面,核心期刊、全国期刊论文3篇,起到引领作用,其它论文质量也有所提高,但在发表数量上,有所下降。未来教科室要着手做好这方面的宣讲工作,并将尽力为老师们提供更多正规、有影响力的期刊杂志。同时,教科室将就论文撰写与指导等方面为老师提供更多学习和实际锻炼的机会,争取能够发表更多更高级别的论文。

2.关于课题

省级课题的推进力度还不够,课题成果未能及时总结归纳,并使课题厚实起来。今后,教科室将进一步对接两个省级课题,在研究方法适合性、研究归纳总结方面邀请专家做进一步的指导。

校级课题的培育尚欠火候,作为研究学校问题的基础研究,教科室应进一步加强指导,加强过程性考核。

4则市级课题在今后的研究计划中还需明确方向,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教科室将组织讨论,加强过程性指导。

3.制度完善方面

教科室力争在立项课题、研究项目的经费管理方面、课程开发制度方面、科研工作量方面做进一步完善。

总之,下学期,教科室将组织老师申报更多种类的课题,积极鼓励更多老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将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讲座,为老师们的课题研究服务;将加强各类课题的过程考核,扎实有效推荐课题研究工作。

2018年1月28日


上一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下一条: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