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 2018年07月03日 08:29
  • 点击:[]

2018年2月份以来,教科室本着为全校师生服务的基本宗旨,按照学校发展、学期工作计划及实际工作需要,推行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方面

1.课题结题

省级。3月14日下午,我校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自筹课题《学前教育五年制男幼师生培养机制研究》进行结题鉴定。结题鉴定组的专家和领导有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龚国胜主任、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谭明副院长,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方翰青教授,常州市武进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王惠萍科长,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俊博士。课题组彭才根教授进行了结题汇报,专家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过程完整,做到理论联系实践,成果显著,研究方法恰当、规范,有亮点,结论可行、可信。同时希望课题组在课题结束后,继续进行相关研究,在关注男幼师生特殊性的同时,也关注他们作为幼师生的普通性,为今后幼师生培养政策的出台提出建议,扩大研究影响力。

2.课题申报

本学期共申报3则省“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申报人分别是龚玉洁、殷婷茹、刘素萍。联院课题申报1项,申报人为王维群。在本学期6月份,已组织常州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备案工作,目前已有6位老师明确要申报的意愿,并初步撰写了课题申报书。

3.在研课题

省级。3项省级课题在研,其中德育课题、专业建设课题积极准备课题材料,已面临中期,而有关幼儿心理健康体系构建的研究正积极准备结题。

市级。上学期,4项课题通过中期评估,本学期正积极落实实践,发表相关论文,在网上教科院上传课题信息,实现信息化管理,规范课题管理制度。彭教授的课题结合名师工作室活动,邀请方翰青教授指导课题。目前,马辉处于产假中,课题研究有待推动。

联院“十三五”课题。彭才根教授主持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课题《新常态下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于上学期中期评估,目前正积极推进研究。

省高教学会“十三五”课题。由王琴、刘云憬博士主持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中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价值研究》在本学期正准备结题工作,多次与教科室研讨。

校级课题。目前已有17项课题提交了中期评估材料,学校邀请龚玉洁副教授、方红副教授、彭才根教授一一进行了指导和评价。总体上说,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但存在一些问题:如将活动当成研究内容,缺乏内容提炼和理论提升。

3.开题论证

横向课题两项,我校马华主任、彭才根教授与江理工合作申报省职教学会课题,现已开题。

二、校本课程方面

本学期,经过个人申报、课程开发领导组织审核、申报辩驳、申报表修改、教科室复核等程序,建议7门课程进入开发阶段。教科室提供上一轮课程开发的优秀案例给课程开发主持人,并明确了开发步骤、部署了暑假的开发任务。

三、论文著作方面

统计显示,本学期我校教师发表各级各类论文总计33篇,获得参编各类教材2本。本学期教科室组织老师们参加了江苏省第十届“陶行知杯”优秀教育论文评选活动。

四、其他方面

我校向联院推荐方红为教育科研先进。马华、方红2人申报常州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本年度,完成教师科研统计量的工作,为多个部门提供教科研资料并协助各个部门做好考核工作。为促进专业发展,完成2008-2018年学前教育专业课题的整理工作,并对研究主题进行一定的分析。

五、尚待提高方面

1.关于论文。

发表的杂志较为集中,论文质量有待提高。教科室将发放教科院推荐的杂志目录以供教师参考,同时加强对教师论文的指导。

2.关于课题

校级课题的进展不顺,老师们错误地认为发了论文课题就可以结题了,这是一个误区。下学期,教科室将加强科研共同体的联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水平的课题分步骤指导。同时,组织小型研讨会进行针对性研讨。针对下一次的课题申报,根据学校发展,做好指南,集中研究力量,重点突破。加强横向课题备案制,变被动为主动。

3.关于经费

对于某些课题的经费筹划和报备,教科室及时与课题组长沟通,争取在符合流程时为教师服务。

4.关于专家邀请

拟根据研究中发现的问题,邀请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专家来校演讲,扩大影响力。

教科室

2018年7月3日


上一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下一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