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份以来,教科室以专业建设为目标,积极开展各级课题研究与管理工作,推进学校专业的内涵发展。现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方面
(一)课题结题
2018年11月,由王琴、刘云憬主持的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三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中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价值研究——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顺利完成通讯函审,2019年1月主持人获得结题证书。
本学期末,教科室组织了校级课题的结题工作。6项校级课题申请结题,最终3项校级课题通过结题鉴定。分别是马华主持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陆文君主持的《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命题说话训练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王维群主持的《基于童趣特征的儿歌创编教学策略研究》。结题项目偏少,原因在于以下几点:1.部分在研校级课题申报更高级别课题。2.部分校级课题研究进展缓慢,支持材料不足。固然与教师们忙碌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关,也与教科室的管理不到位以及课题主持人对研究目标、内容的定位不准确有关。
(二)课题中期
我校2项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在本学期进行中期评估。刘权、王蕾主任主持的德育课题《职业学校行为偏差学生行为矫正的个案研究》、杨丽萍校长主持的课程改革课题《基于园校共同体的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研究》于2018年9月28日进行了中期评估,龚国胜、徐伟、庄西真、李国珑、王俊五位职业教育研究专家对课题的选题、实践意义、取得的成果表示了肯定,同时从更宽广的视角、更高的理论层次、研究的效度等方面指出了一些问题,提出了更为详细的指导意见。2个课题的主持人在中期评估会后,多次和组员沟通,调整研究方向,部署了新的研究任务。如课程改革课题在核心概念内涵剖析、课程方案、岗位工作能力方面做出调整、德育课题在应用实践方面做出调整,开展心理团辅。
2项省职教学会课题通过中期检查。分别是彭才根教授主持的《社会性职业启蒙教育的路径、方法和有效性研究》、马华主任主持的《适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体制和机制研究》。
(三)课题申报与开题
2018年9月28日,刘素萍老师主持的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的师幼对话研究”进行了开题论证。刘老师听取专家意见后,调整开题报告,并在2018年10月24日召开课题组会议,听取了幼儿园骨干教师的意见。
2018年11月7日,我校召开市备案课题组长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更好准备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题工作。顾静、缪文姬、陶瑛、龚玉洁、李红、刘文君、韩洋等课题组长和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后,课题组长积极准备开题工作,教科室进行了分工指导。
积极申报第四届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与马建富研究团队联系,协同修改课题。并于2018年11月20日,报送5项。
序号 |
课题名称 |
推荐类别 (重点/一般) |
课题主持人姓 名 |
01 |
幼儿园教师美术教育核心素养养成研究——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
一般 |
龚玉洁 |
02 |
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即兴弹唱应用型教学的改革研究——以常州幼儿师范学校为例 |
一般 |
商莉莉 |
03 |
提升幼师生故事讲演能力的综合课程开发研究 |
一般 |
王维群、周吉元 |
04 |
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的实证研究 |
重点 |
徐放、彭才根 |
05 |
基于问题解决的《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方式创新研究 |
一般 |
方 红 |
同时,关注江苏省职教学会课题动态,为申报2019-2020年度课题做好准备。
(三)其它在研课题进展
1.联职院课题
2018年10月23日,由彭才根教授领衔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新常态下职业院校提升学业学习效能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徐放、赵颖以及江苏理工学院谭明社长与方翰青教授一行到常州刘海粟幼儿园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2.市级课题
由彭才根教授、马辉、王小娜、吴盼盼主持的4项市级课题也有所推进,课题组长和成员正在开展活动和梳理成果,为下学期的结题做准备。
总之,刚刚过去的一个学期,在课题方面,我校呈现的发展态势可以归结为:省级课题有所推进、申报更高层次、更多种类课题的意愿有所增强。校级课题生发力量不足。
二、教育科研合作方面
在校长室的领导和牵头下,教科室召开“2018常幼师•江理工教育科研合作洽谈会”。江苏理工学院马建富教授、张胜军教授、吴济慧副教授、杨海华副教授、吕莉敏副教授、俞冰博士6人组成的专家团队来到我校,就教育科研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展开洽谈。学校经过慎重思考,签署了合作协议书。随后,教科室就活动安排、科研骨干的选拔方面与专家们进行了沟通,草拟《常州幼儿师范学校科研骨干选拔办法》,在自主报名和推荐的基础上,选拔了21位科研骨干,其中11名为学前教研室专业教师。12月12日,马建富院长专家团队与我校21位教师见面并开展首次研讨。此后,21位教师与6位专家进行了师徒结对,并撰写了三年研修计划。另外,教科室还与专家团队就教学成果奖方面进行了多次沟通。
三、校本课程开发方面
本学期,开发组长撰写了课程标准和第一模块。教科室跟踪并提出了修改意见。组长们进行了调整,但效果不是很明显。为让开发成员更好理解如何进行课程开发,2019年1月7日,教科室举办了校本课程开发讲座和研讨会。本次活动邀请常州市教科院李令永博士主讲,主题为“例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几个边界问题”。校本课程开发教师、科研骨干以及新教师均参加了本次活动。在1月17日,教科室对开发进度进行了评估,统一了认识,提出3大重点扶持课程,徐磊主持开发的《Wandering in Changzhou漫步常州》、陈方主持开发的《幼儿体育游戏教学》以及殷荣荣主持开发的《“非遗”传统美术特色课程》,同时建议课程开发组长将开发内容实践化、学前化,吸收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作为开发成员。
四、论文著作方面
完成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优秀案例和论文评选工作,12篇案例和论文选送至联院参加评选。
统计显示,本学期我校教师发表各级各类论文约30篇,翻译、参编各类著作、教材、书籍4本。总体上,数量上有所下降,质量上有待考察。一批课题论文积压缺乏途径发表。
五、其他方面
1.配合其它部门工作。配合教务处办好新教师教学反思评比活动,配合党政办、专业部做好科研数据的采集工作。配合学校争创高专工作,做好教科研材料整理工作。
2.做好协议续签工作。与《江苏教育研究(职业教育版)》达成了论文指导与发表的合作协议。
3.落实学期考核工作。完成教师科研统计量的工作,为多个部门提供教科研资料并协助各个部门做好考核工作。
4.开展寒假征文活动。与工会联合开展主题为“教育感悟:一种生发的力量”寒假读书征文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
六、尚待提高方面
1.关于论文
本学期,在论文发表方面,论文数量有所下降,且在比较好的期刊上发表的也较少。未来教科室将拓宽渠道,争取给老师们创造发表、获奖的机会。
2.关于课题
虽然从校级课题中选拔了一些申报更高级别的课题,但在课题的结构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课题的推进如何指向学校的专业建设、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还需要细致思考。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如何孕育教学成果奖,需要与江理工专家团队好好沟通,对教学成果奖的质和量进行剖析。
3.关于课程开发
本学期,校本课程开发推进较为缓慢。虽然教科室已经确定了重点扶持对象,但如何扶持、如何指向学校内涵建设还需要大量的协调和沟通。
总之,下学期,以教学成果奖的孕育为抓手,统合课题研究和课程开发方向,凝聚研究力量,争取做好顶层设计,落实下位要素。
201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