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艺术课程中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审美素养策略的研究
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
多年来,许多学校的艺术教育一直存在着重技能、轻感情,重形式、轻内容的弊端,忽略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和艺术素养的提高。这种现象在我们的职业高中的艺术教学中尤为明显。例如在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在熟练弹奏《四小天鹅舞曲》时却对柴可夫斯基、对舞剧《天鹅湖》知之甚少。我们的学生在文娱演出中热衷于流行歌曲的演唱,热衷于对“星”的模仿和崇拜。虽然赢得了绝大多数学生的掌声和共鸣。可是细想一下,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还须走很长的路。近几年随着我们学习的不断深入、认识的不断提高、教师之间教学经验交流的不断加深,发现了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新课程改革的许多观点,有着不同的程度的误解,也导致了在授课过程中进入了误区:我们的艺术教学,重技能而忽略了审美素养的培养,毕竟我们培养的是人、是合格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艺术家,况且她们又要去培养花一般的孩子;在艺术课程中,审美教育过于“单线性”在课堂中,学生接触到的、学到的都是立意美、情境美的作品,而对那些看起来一般但有着深刻意义的作品却了解得很少;例如《马赛曲》,有的学生竟然不知道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审美教育过于片面,许多教师认为审美教育只能拿经典的东西教给学生,而使学生接触不到更多、更广的知识。
以音乐为例在国外,以德国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伊为代表的艺术教育体系及教育方法的形式与传播,对世界艺术审美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们主张一切从学生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王安国为探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原理和操作体系。实践证明情境教学与教育所蕴涵的现代教育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对学生教育的各个领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王安国老师也吸取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改革成果,遵循艺术的规律、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初步探索出一条能够让学生在艺术审美情境中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艺术活动的教学之路,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艺术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些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有着很大的启示。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职业中学。学生的文化底蕴,所受的艺术熏陶也是少得可怜。在近几年的教学中我校的艺术教育一直位于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艺术成果也较丰硕,学校还创设了艺术考级基地,在艺术教学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培养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在艺术教育中提高审美素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情况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改进了教学方法,,为了在以后的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并形成教学体系。因此我们决定展开“在艺术课程中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一)概念鉴定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和文化活动,也是每个有文化的人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修养。
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理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
(二)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在艺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职中学生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课题组成员的教育观念,并能运用该课题的教学思想进行实践,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水平。
(三)研究中须注意的问题
1、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我们的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而且大多数都是班主任,在这么多的工作中再抽出时间做课题研究会带给大家许多额外的负担,而且如果我们的课题和教学没有关系的话,这种课题也是没有意义的。只是浮于表面的东西,学生和教师都得不到帮助,所以我们的课题一定要与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这样既不增加教师的负担,而且教师在做课题的过程中也会注意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等等,同样,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围绕我们的课题进行教学。
2、与日常艺术活动相结合。在我们学校,有许多的艺术活动:迎新生晚会、元旦文娱汇演、独唱、独奏比赛、艺术节活动等等。我们教师在组织和辅导这些活动的时候,应该做个有心人,让学生在各中活动中积累审美经验,锻炼自己的艺术活动能力,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学会欣赏艺术之美,真正做到从内心去表达艺术的内涵。
3、正确面对学生差异。由于学习习惯、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和结果中都存在着很多差异。对于这种差异,作为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并且有针对性的设计教案,进行个别辅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艺术的熏陶。
三、研究内容
1、 职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现状分析。
2、 在艺术课程中提高职高学生审美的目标研究。
3、 在艺术课程中提高职高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研究。
(1)如何加强学生的艺术理论的学习。
(2)探索提高学生的基本功与培养审美素养相结合的方法。
(3)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提高审美素养的研究。
(4)指导学生在各种艺术活动中提高自己审美素养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开展研究。
五、研究计划
1、 准备阶段2006、11——2007、1
确定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设立研究方案。
2、 文献研究阶段2007、2——2007、7
(1)课题小组成员对目前学生学习状况的分析。
(2)根据学生的现状,制定学习的目标。
(3)课题小组成员学习相关文献。
(4)修改课题设计方案,制定实施方案。
3、实施阶段2007、9——2008、9
(1) 按照研究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在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实施方案的修改意见,课题组开展研讨和公开教学观摩,互相交流,以推动课题的研究与实验。
(2) 在第一实施阶段基础上,根据教学新形势,调整研究计划,形成本阶段研究策略,在原来研究基础上,深化研究,对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及时公开汇报展示交流,并按经验体会撰写成论文,并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4、 总结阶段2008、10——2008、11
回顾总结实验阶段的研究历程,认真提炼,写出有一定水准的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的评估验收工作。
六、研究组成员:
姓名 职称 职务
黄丽红(组长) 中学一级 音乐教学
郑凤雏(副组长) 中学二级 美术教学
李娜 中学二级 音乐教学
陈英 中学二级 美术教学
朱雪萍 中学二级 舞蹈教学
潘鸥 中学二级 舞蹈教学
殷荣荣 中学二级 美术教学
胡敏明 中学一级 美术教学